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时政述评

马少方

2008年12月8日,在刘晓波博士被拘押的同时,《零八宪章》文本及首批签署人名单在互联网上公布。2009年6月23日,刘晓波博士于“六四”20周年纪念日后被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逮捕。2009年12月23日,刘晓波博士的案子被以上述罪名开庭审理,两天后的25日,刘晓波博士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上述罪名一审判决有期徒刑11年,刑期至2020年6月21日。

莫之许

12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刘晓波先生11年有期徒刑,并处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在随后披露的判决书中可以看到,尽管法院将《零八宪章》与其他几篇文章一同作为判决依据,以证成“犯罪时间长,主观恶性大”,但从警方的取证时间、方向等等来看,《零八宪章》才是当局最为关心所在:几乎所有证据的提取都是在《 零八宪章》发布后,几乎所有的证人证言也都围绕《零八宪章》而进行。这表明,无论是《零八宪章》正式发布前的拘押,还是发布后长达一年的调查,以及此次的11年重判,无不因《零八宪章》而起。

胡平

2009年,是中国人权状况全面恶化的一年。

首先,我要再次强调,由于中国的人权状况本来就相当恶劣,因此没有改善就是在恶化。如同坐监狱,刑期长短至关重要,刑期越长就表示惩罚越严重,苦难则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加深和延长。所以俄国流亡诗人布罗茨基要说:“时间只能使邪恶增值。”

李衡

12月25日是圣诞节,为了减少世界舆论压力,中国当局在各国政府、民众假日期间,匆忙宣判了刘晓波。23日的法庭审理,只用了2个多小时;25日宣判,只用了20多分钟。刘晓波案是当今中国第一政治大案,整个案情的办理,从拘留、逮捕,到判决结果,都是由最高当局操纵的,所谓司法审判不过是走个形式。

本刊编辑部

在岁暮辞旧迎新之际,中国当局重判刘晓波11年有期徒刑。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预示着中国开始进入政治上的寒冬。

众所周知,《零八宪章》主张的是普世价值——自由、民主与人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当局重判刘晓波,表示他们坚决拒绝在中国实现宪政民主,拒绝普世人权价值。在这场荒诞的判决中,我们看到中国当局是如何操纵法律,以言治罪,他们一向所说的要“依法治国”仅仅是个幌子。

楚寒

2009年11月下旬,澳门第三届特区政府的内阁名单在换届前不足一个月公布,候任行政长官崔世安声称其推出的是一份与他拥有“共同理念”的管治班子。可这份将领导澳门未来5年的特区政府主要官员名单在社会上却劣评如潮,引起澳门社会强烈的质疑和反对,酿成了澳门2009年度的“内阁风波”。下个月正值澳门回归10周年,民众势必要通过上街游行来表达对新一届政府团队的不满,即将由澳门民主派发起的“反贪腐、争民主、保民生”的大游行,在澳门已有风雨欲来之势。不少澳门网民随即贴文“这是澳门黑暗时代的来临!”、“澳门再衰多十年”,民众悲观之情绪,溢于言表。

胡平

上海维权人士冯正虎因回国被拒,被迫滞留日本东京成田机场,已经40多天了。

40多天来,这场真人版的《幸福终点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前来采访的记者络绎不绝;各地包括国内,都有很多人,通过电话、互联网和冯正虎联系,表示支持慰问;每天还有大量的旅客经过机场通道路过冯正虎落脚的地方,亲眼目睹这一场景。旅客们忍不住议论纷纷:“中国怎么了?这个政府怎么可以拒绝自己国民回国?”“中国没有人权,太悲哀了!”

陈子明

“零八宪章运动”这个称谓由六个字组成,“零八”是指时间——2008年,“宪章”是指一个文件,“运动”是说由于有许多人签署这个文件而形成了一个公民运动。

“零八宪章运动”的关键词并不是“宪章”。《零八宪章》效法于捷克斯洛伐克的《七七宪章》,二者均非“某个国家的具有宪法意义的文件”,而只是一群公民对于基本政治理念与主张的公开宣言或声明。

余地

11月23日,印度总理辛格访问美国。按照惯例:迎接国家元首(总统、主席)为21响礼炮,迎接政府首脑为19响。辛格不是印度总统,理应只有19响。然而,2005年7月辛格总理访问美国,布什总统鸣21响礼炮,这次奥巴马总统不仅鸣21响礼炮,还打破传统(新任美国总统的第一场国宴一般是招待邻国加拿大或墨西哥的领导人),邀请了338名嘉宾在印度风格的帐篷里为辛格举行国宴,从花的颜色、“第一夫人”的穿着到音乐曲目,国宴的每个细节都包含印度元素。如此超高规格的待遇,可见美国对印度之重视。人们当然不会忘记,1970年代以来,邓小平、朱镕基、温家宝等中共政府首脑访问美国,礼炮都只鸣了19响。

何清涟

美国之音11月中旬就“美中两国明年年初将举行双边人权对话”可能产生的结果做了一项网上调查,选项有4。我查了一下结果,53% 的人选择了“只是形式毫无意义”,只有32%的人选择了“有助中国民主发展”。这项调查应该是11月上旬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之行的余波。奥巴马此行要让东道主高兴而不得不放弃人权对话这一举动,使中国政府松了一口气:自此以后在一段时期内可以不必再面临“人权外交”的压力。

胡平

11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举行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提问:“维权人士冯正虎近期一直在东京机场滞留,因为尽管持有合法中国护照,他却被中国有关部门阻止入境。你能否给我们一些细节?以及他为何被拒绝入境?”秦刚答:“中国有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有关规定处理有关问题。我建议你向相关主管部门询问。”(1)

宣昶玮

一、中国社会可能全面崩溃

中国当今的社会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麻烦,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的社会动乱。这一点大家其实都感觉到了,按照一些人的话说就是:动乱是危害中国安全的最大心腹之患。

昝爱宗

20世纪,一堵有形的柏林墙建立了,又倒塌了,用了28年时间;21世纪的今天,仍然有各种有形无形的“柏林墙”阻碍着人们自由的脚步,这样的“柏林墙”在中国比比皆是。不过,无论这墙是多么高大坚固,依然挡不住人们对自由的向往,早晚会像柏林墙一样倒塌——只是不知道还剩下多长时间。

何清涟

今年11月9日,德国迎来柏林墙倒塌20周年纪念日,为此举行的纪念活动远远超出德国国界。在中国,纪念柏林墙倒塌也成为持续半个多月之久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政府与民众两造,无论是观察角度还是言说重点都很不一样。因为官方垄断一切话语工具,并掌握在网络上消除“不和谐声音”的权力,而民众最多只能在个人博客与少数网站的BBS上发表一些不太尖锐的言论,因此官方声音成了此次中国纪念中的“最强音”。

乔新生

近年来,金融监管机构腐败案件滋生频率越来越快,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官员的级别越来越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整个国家的法制建设正处在调整阶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给腐败分子提供了大量可乘之机。具体而言:

剑中

继上世纪“陪都”时期之后,重庆再度成为中国大陆的关键词:同为“太子党”,但经过现代媒体、网络的推波助澜,薄熙来今年6月掀起的重庆打黑,取得了比蒋经国1948年在上海的“打虎运动”还要轰动的效应。

昝爱宗

世界媒体峰会10月9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提出尊重“媒体的社会责任”,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以及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保障外国新闻机构和记者合法权益。可话音刚落,就传出《财经》杂志包括总经理在内的近70人骨干团队辞职、主编胡舒立也可能因此出局的消息。《财经》作为中国调查性报道、观点尖锐的杰出媒体,此番变动无异于釜底抽薪,有可能使创刊11年的《财经》变成一个空壳。

剑中

大陆沦陷60周年,无权说话无权参政的小民,为什么会为党国的盛典大阅兵欢呼雀跃?不能不说,这是中共数十年愚民、洗脑的成就:党集团和独裁者的利益成了祖国、民众的利益,党军的荣耀成了全民的荣耀。其实我们都知道,所谓“人民的军队”不过是党军而已。

中国人权

2009年7月,中国人权召开了赵紫阳秘密录音回忆录《改革历程》一书的讨论会。当时该书刚出版。应邀参加讨论的有:《改革历程》的出版人和编辑鲍朴,中共党史学者、中国人权资深政策顾问高文谦,经济学者、中国人权资深研究员何清涟,《北京之春》杂志主编胡平,纽约市立大学史泰顿岛学院政治学教授夏明。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担任讨论会的主持人。

何清涟

10月8日至10日,中国政府又要好好过一把“世界主要领导成员”的瘾。因为这三天内,头号“党的喉舌”新华社与世界老牌媒体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俄塔社、共同社、新闻集团、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英国广播公司、谷歌等共同发起的“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召开。据新华社透露的消息,目前已有100多家境外媒体和40多家境内媒体注册参会。